151amjs澳金沙门(中国)有限公司

您当前的位置:151amjs澳金沙门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

灌西,沧海变桑田

发布时间:2022-03-01 阅读量:

你听说过沧海变桑田的故事吗?

传说,东汉仙人王方平,在门徒蔡经家见到了仙女麻姑,发现她原来是自己的妹妹。麻姑早年在姑余山修行得道,千百年过去了,长得依然像十八九岁的姑娘,头顶盘着发鬓,秀发垂至腰际,身上的衣服光彩夺目,大家举杯欢宴。麻姑说:我自从得到天命以来,已经三次见到东海变为桑田。这次去仙山蓬莱,见海水比以前浅了许多,大概又快要变成陆地丘陵了吧!王方平笑着说:难怪圣人说海中行路都会扬起灰尘。

沧海桑田指大海变成了滩涂(良田)。

位于黄海边上的江苏省灌云县灌西盐场,就是现实版沧海变桑田的典型。也有人形象地称它是大海里长出来的。

七百多年以前,灌西还属于东海龙王的领地呢。据史料记载,十二世纪以前,江苏北部沿今东台、盐城、阜宁、响水县的云梯关、灌云县的板浦镇,至赣榆为其海岸线。当时,云台山与大陆隔海相望,灌西尚处在茫茫苍海之中。可见,那时的灌西,沉寂海底,悄无声息,还没有露出一丝丝长高成陆的痕迹。

宋高宗建炎二年(1128),黄河夺淮入海,西部高原的黄沙土,用它豪放的激情,顺水而下,不远万里,掠泗夺淮,由响水的云梯关口,直奔滔滔的大海。大海用她宽阔的胸怀,无限包容,充分接纳,夹带而来的大量泥沙(每年约10亿吨),经过岁月积淀,填高了淮河河槽、淮河两岸洼地和海岸海底后,海岸线开始向外伸展。

在黄河南侵的最初几世纪,河水分别由颖、涡、睢、泗入淮,大量泥沙在沿途洼地淤积,河口外伸并不很快,到明弘治八年(1495年),刘大夏堵塞黄陵冈并大筑太行堤后,黄河北股断流,以一淮而受全河之水以后,泥沙向淮河海外淤涨,开始迅速起来,河口也迅速向大海伸展。

从公元1128年黄河夺淮起,到清咸丰五年(1855年),河南兰考铜瓦厢决口黄河放弃淮河止,在这727年间,导致淮河入海口及其附近沿海地区的海岸线向海中伸展了50至70公里,平均每10年向海延伸1公里左右。而以沂、沭河流域三角州海岸板浦——响水口——云梯关一线,向海中伸展的范围最为广阔。

但自明万历二十一年(1583年),“开黄坝新河,分黄经五河(涟水东六十里)、灌口(灌河口)入海后,海岸迅速外涨。至清康熙四十年(1701年),”海涨沙淤,海口渐塞“。康熙五十年(1711年),”云台山便与大陆连成一片“,以后建置了灌云县。到清道光二十二年(1842年),治河大臣敬征奏称:”黄水南北两岸及海口情形,乘潮落时余直抵海口,查看开山,询诸渔户咸称,开山以前孤悬海外,距灌河口十余里。因历次黄水下注,逐渐沉淤,现在灌河南岸淤滩,落潮时已接开山“。咸丰五年(1855年),海岸河口已伸延至今灌河外近20里,境内海岸线已基本与距今陆地约7.5公里的开山岛相连。

由于历史上黄河夺淮的影响,陆地上巨量泥沙随陆径流入海,使岸线不断向海淤,到1855年造成了今天204国道以东的大片滨海冲积平原。而在灌云县东部孕育并生长着一片神奇的土地——沿海滩涂。至此,灌西全境成陆。同时也验证了海中行路扬飞尘,沧海变桑田的神话。

灌西兴滩晒盐前,原为一片芦苇荡区,人称海属苇荡左营,又称海州东堆,无人居住。清中叶,现赣榆县一带渔民在捕鱼旺季经常来此捕鱼。最后定居此地的是来自海州的沈姓,看好了地势高,又临大海的燕尾港,遂令人框堤40里占为己有。清光绪末年,场区废荡兴滩,各制盐公司招募附近农民来此地开灶产盐,且以圩定居。恶劣环境下的灌西人,经过多少代人无数个春秋冬夏的战天斗地、改造自然,终究是物竞天择,适者生存。(许佃来)

Baidu
sogou